目录
博读
“善”的“前道德性”——约翰·菲尼斯的解释唐东哲;4-6
从三个层面看孔子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意涵王瑞;7-8
墨家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蕴含的精神实质李美晶;9-10
马克思“人的本质”理论再认识齐朝阳;11-12
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和推进路径王洁;13-14
科技
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康复机器人软件系统集成设计周开;徐东;邢依;徐晗;15-17
自来水厂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张俸魁;18-19
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杨蕊赫;20-22+87
视线追踪在指挥控制系统中的辅助应用徐洋;23-25
虚拟仿真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赵海燕;杨效宇;张云珂;张珺;26-27
健康
老年人共病的分层评估和康复卢娟;王亚娟;28-29
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医治疗陈连英;30-31
染发类化妆品的不良反应王明扬;韦敬土;曹子菁;李二平;班炳坤;32-35
社会
当今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田璐敏;刘娜;任亚楠;36-38
动物友好型大学建设中的伦理关怀赵茁鑫;何经;39-41
融媒体环境下对新闻真实性的挑战与坚守郭亚莉;耿嘉婕;朱帅;42-43
滇藏区传统民居的生成环境吴夸;强明礼;44-45
白银传统炕枣技艺的历史变迁与传承张海霞;46-48
管理
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法治化保障张爽;49-51
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优化措施方桥;52-53
公路养护单位技术人员培训问题及优化李敏娇;54-55
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吴亮;56-58
应急事件档案管理的建立与开展王雷;王培培;59-60
心理
心理沙盘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的运用贾志平;61-63
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的构建仇小梅;64-66
运用元认知疗法帮助大学生克服社交焦虑吴桐;67-69
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弹性羿亚男;70-72
青年“精神内耗”的消除路径周江瑶;73-75
教育
“AI+大数据”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模式刘红明;76-78
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本地就业意愿吴维;79-81
基于“互联网+”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周娥;82-84
自媒体文化背景下教师形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石悦;85-87
艺术
王铎临《集王圣教序》的势与张力刘雨霖;88-89
民间美术对油画创作的主要影响周洪吉;曲鸽;90-91
岛城地域特色在油画创作中的融合表现杨悉羽;92-93
演讲中细节的重要性白崴;94-96